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威廉希尔·(WilliamHill)中文官方网站|股权众筹 让你我皆“天使”?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8:21    次浏览

在中国,一直是草根平台主导的股权众筹发展4年之后,最近终于迎来了大鳄入场——京东股权众筹平台“东家”正式上线。从你我皆凡人,到你我皆“天使”,股权众筹给了每一个普通人做天使投资人的机会。虽然当下监管未解,但今年“两会”期间“股权众筹”被纳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无疑为股权众筹发展提供了政策“风口”。过去的一年被称为“众筹元年”。据说,2015年将是“股权众筹元年”。这一年,风口上的股权众筹会飞起来吗?B9-B10记者 余加新3月31日,京东股权众筹平台“东家”正式上线。当日上线11个项目,8个项目获得领投人青睐,其中,3个项目当日完成融资目标。京东是第一个正式上线股权众筹的大佬级别电商,其他实力雄厚机构对这一块“蛋糕”也是虎视眈眈。同样具备品牌、流量、客户优势的苏宁、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股权众筹平台。众筹4.0版即将上演倒推十多年,第一波互联网浪潮在1999年造就了一批门户网站上市公司,如搜狐、新浪;随后轮到游戏,像盛大、九城;再之后,互联网撬动了实物的交易;现在,互联网要撬动金融了。英国诗人蒲柏1700年通过众筹出版了自己翻译的诗集《伊利亚特》,被视为众筹的起源。于是,英语中出现了“crowd funding”这个词。80多年后,为使新近谱写的3部钢琴协奏曲登上维也纳大厅,莫扎特进行了一场众筹。纽约港口的自由女神像的基座也是由12万人众筹而成。在中国,如果能找到表达众筹的合适词语,无疑是“凑份子”几个字,这个概念实际上大家并不陌生。当互联网重新定义众筹时,泛指通过互联网渠道,集中大众的资金、能力和渠道,为初创企业和个人争取融资,让投资者获得未来收益。众筹概念在欧美兴起也是这几年的事。2011年7月,中国首家众筹网站“点名时间”上线,去年,中国内地新增众筹平台78家,到年底时,中国的众筹平台已达到116家,覆盖17个省市。其中,股权众筹网站有32家。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浪潮下,众筹模式经过几年的初步发展后,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,众筹融资规模每个季度则呈成倍增长的态势。2014年,一季度只有5000多万元,二季度增长到1.2亿元,三季度又增长到2.7亿元,4季度达到4.5亿元。行业发展高度集中,导致平台数量急剧攀升,众筹模式、产品也在不断创新。阿里巴巴、百度、京东、浦发银行等知名企业纷纷涉足众筹。比如,去年阿里巴巴推出首个影视众筹产品娱乐宝,在一周时间内在线狂售7300万元,参与认购者超过30万人。 过去的一年,业内人士称作“众筹元年”。众筹模式百花齐放,被总结为四种:一是捐赠模式,你投了100元,我谢谢你,完了;二是奖励模式,你投100元,我送你一本书或者送你一箱橙子;三是债权模式,你投100元,我送你100.5元;四是股权模式,你投100元,我送你0.1%的股权。看起来,第四种模式将成为“风口”。站在风口上,猪都会飞。对逐利的资本来说,没有理由不站在风口上。“京东股权众筹上线,只是个开始,接下来一定会有大戏上演。”杭州开始众筹创始人徐建军认为,今年将是众筹平台波澜壮阔的一年,“称为股权众筹元年也是有道理的。”所谓股权众筹,顾名思义,就是满足条件的投资者通过众筹平台购买股份,成为早期天使,未来获得公司上市溢价或利润分红。从模式上来看,股权众筹的方式包括私募与公募,而京东目前做的是私募。京东股权众筹采用的是“领投+跟投”模式,即在众筹过程中由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人作为“领投人”,众多跟投人选择跟投。领投人用他们的资金进一步撬动跟投人的资金,同时获取跟投人利润的分成。在领投人的门槛设定上,京东股权众筹的要求为:收入不低于30万元;金融机构专业人士;金融资产100万元以上;专业VC(满足条件其一即可)。京东的门槛,很低。倒推十多年,第一波互联网浪潮在1999年造就了一批门户网站上市公司,包括新浪、网易、搜狐,那时互联网的精神就是人和信息。随后轮到游戏,造就了包括盛大、完美、九城等诸多上市公司,风行一时。再之后,互联网撬动了实物的交易。现在,互联网要撬动金融了。没有信任就没有众筹据世界银行有关报道显示,2025年全球众筹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,发展中国家将达到960亿美元规模,其中将有500亿美元在中国。这些“凑份子”的资金可以救活成百上千个中小企业。未来很美好。据世界银行有关报道显示,2025年全球众筹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,发展中国家将达到960亿美元规模,其中将有500亿美元在中国。这些“凑份子”的资金可以救活成百上千个中小企业。据推测,股权众筹,将在其中大显身手。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,中国的股权众筹平台计划募资35亿元,但最终只募到10个亿。似乎,股权众筹的空间充满了想象力。但正在筹备一家众筹平台的杭州蜂工厂创始人宓虹明认为,在现行法律体系里,股权众筹实际上是很难操作的,“众筹不能以股权、债券、分红、利息形式作为回报项目,否则就是非法集资。根据现行的公司法及证券法,未经监管部门审批,不能向非特定对象公开发行股票。即便批准了,也不能超过200个特定对象,这样就失去了众筹的意义。严格来说,股权众筹平台不能在平台上公开宣传众筹项目,否则很可能构成犯罪。”“除非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起来,否则,只能是带着镣铐跳舞,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。”而在众筹起源地美国,2012年4月,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JOBS法案(全称为《2012年促进创业企业融资法》),进一步放松对私募资本市场的管制,法案允许小企业在众筹融资平台上进行股权融资,不再局限于实物回报,同时法案也作出了一些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规定。法案规定,对每一个项目来讲,其融资规模在12个月内不能超过100万美元;同时也限制了每一个特定投资人的融资规模,不可超过其年收入的5%。JOBS法案的出台使美国众筹有了合法生存的法律依据,特别对股权类众筹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。除了法律的完善,宓虹明还担心中国式众筹征信体系和诚信环境的缺失,众筹很难通过陌生平台或者弱关系开展,筹资人的信任机制、分配机制、退出机制并不完善。这种世态下的众筹,大多只能在熟人圈朋友圈进行,限制实际上很大,“项目发起人可以利用虚假信息进行圈钱,领投人也很可能是同谋。在中国,众筹是基于信任发起的,没有信任,就没有众筹”。“如果是好的项目,天使投资人早就盯上了,怎么会轮到普通人呢?我一点都不建议普通老百姓进入这个领域。没有经验的人做股权投资,只能是钱多,人傻,会死得很惨。”目前炙手可热的股票配资网站米牛网创始人柳阳认为,包括京东在内,现在炒得轰轰烈烈的所谓全民股权众筹的概念,大家心里清楚,只是出于宣传造势的目的。人们普遍认为,众筹模式在美国的成功,不仅在于法规政策的严苛,更得益于其和谐的信任氛围和完善的征信体系。显然,在中国,股权众筹虽然风生水起,但没有相应的监管政策。甚至,对股权众筹的定义也没有严格的界定,多少人或者多少资金以上算是“众”?并没有一个法律意义上的解释。法律和监管的缺失,让参与的人大多没有安全感。好在,相关的法律法规马上就要出台了。